![]()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讲师 研究生导师
性别:女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岗
所在单位:广州研究院
入职时间:2023-05-08
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求真楼C栋805-3
联系方式:mzjiang@xidian.edu.cn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蒋明哲,理学(技术)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准聘副教授,光电集成与医学装备实验室成员,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子影像团队成员。2012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同年推免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2014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9年于芬兰图尔库大学获理学(技术)博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校优秀博士论文,2021-2023年于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加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与芬兰科学院与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已发表SCI国际期刊及EI国际会议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1部、参与撰写2个图书章节。当前研究方向为可穿戴计算、脑机接口。
所在团队依托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西安市跨尺度生命信息智能感知与调控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招收硕士研究生:
卓越工程师学院,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招收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医疗仪器及相关专业的同学。2025级招收完毕。
26级推免生/考生发送个人简历(包含英语成绩、个人技能、项目经历、本科毕设题目与内容等信息)和本科成绩单至mzjiang@xidian.edu.cn。尤其欢迎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优秀能力的同学:算法与代码实现能力,硬件实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文字与图片的书面材料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
主要论文发表 (本人及主要贡献学生):
Jiang M, Li Y, He J, Yang Y, Xie H, Chen X. Physiological time-series fusion with hybrid attention for adaptive recognition of pain.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2024, 28(11): 6865–6873.
2024-IF 6.7
Jiang M, Rosio R, Salanterä S, Rahmani AM, Liljeberg P, da Silva DS, de Albuquerque VH, Wu W. Personalized and adaptive neural networks for pain detection from multi-modal physiological feature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24 Jan 1;235:121082.
2024-IF 7.5
Jiang M, Mieronkoski R, Syrjälä E, Anzanpour A, Terävä V, Rahmani AM, Salanterä S, Aantaa R, Hagelberg N, Liljeberg P. Acute pain intensity monitoring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ltip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Journal of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computing. 2019 Jun 1;33:493-507.
2024-IF 2, SCI核心期刊引用50余次
Jiang M, Wu W, Wang Y, Rahmani AM, Salanerä S, Liljeberg P. Personal Pain Sensitivity Prediction from Ultra-short-term Rest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EEE EMBC 2022. Glasgow, Scotland, UK.
IEEE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年会
Jiang M, Mieronkoski R, Rahmani AM, Hagelberg N, Salanterä S, Liljeberg P. Ultra-short-term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for real-time acute pain monitoring with wearable electronics. IEEE BIBM 2017. Kansas City, MO, USA.
CCF B 类会议
Jiang M, Gia TN, Anzanpour A, Rahmani AM, Westerlund T, Salanterä S, Liljeberg P, Tenhunen H. IoT-based remote facial expression monitoring system with sEMG signal. IEEE sensors applications symposium (SAS) 2016. Catania, Italy.
IEEE 仪器仪表学会会议, Student Travel Grant
Xie H, Dong Z, Yang H, Luo Y, Ren S, Zhang P, He J, Jia C, Yang Y, Jiang M (共同通讯), Gao X, Chen X. CNN-Transformer network for student learning effect prediction using EEG signals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feature fusion.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24 Dec 19:112631.
2024-IF 7.2
Xie H, Yang H, Zhang P, Dong Z, He J, Jiang M, Wang L, Yuan Z, Chen X. 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state of online video courses based on 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2024 Mar 1;15(3):1486-99.
2024-IF 2.9
完整发表清单详见
ResearchGate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Mingzhe-Jiang-2
GoogleScholar主页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MVKg-KQAAAAJ&hl=en
科研项目/资助: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GZB20230561,2024.01 - 2025.12
新进教师科研启动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XJSJ24082, 2023.05 - 2025.11
相关信息:
1. 广州研究院 - 光电集成与医学装备实验室
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陈雪利 教授 https://web.xidian.edu.cn/chenxueli/
实验室成员
计钟 副研究员 https://faculty.xidian.edu.cn/JZ2/zh_CN/index/437663/list/index.htm
蒋明哲 博士 https://faculty.xidian.edu.cn/JIANGMINGZHE/zh_CN/index.htm
李焕浩 博士 https://faculty.xidian.edu.cn/lihuanhao/zh_CN/index.htm
沈术豪 博士 https://faculty.xidian.edu.cn/SHENSHUHAO/zh_CN/index.htm
刘于金 博士 https://faculty.xidian.edu.cn/LIUYUJIN/zh_CN/index.htm
2. 广州研究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子影像实验室 - 脑认知方向
陈雪利 教授 https://web.xidian.edu.cn/chenxueli/
谢晖 教授 https://faculty.xidian.edu.cn/XH4/zh_CN/index.htm
蒋明哲 博士 https://faculty.xidian.edu.cn/JIANGMINGZHE/zh_CN/index.htm
任子琪 博士 https://faculty.xidian.edu.cn/ZIQIREN/zh_CN/index/460705/list/index.htm
更新于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