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
最后更新时间:..
刘惠,博士,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执委,秘书处成员;CCF嵌入式系统专委会执委;CCF物联网专委会委员;西安市信息系统运维行业协会“数字服务与智能化”顾问。
教育经历: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 取得 本科、硕士、博士学位。
海内外访学经历:美国韦恩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做访问学者或研究助理。
科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级纵向项目(ZF/JKW)、省科技计划项目(工业领域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市科技计划项目、出国留学归国人员择优项目、横向项目(企业或究所委托项目)、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涉及分布式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系统监控与智能运维工具、企业应用软件等方面,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0余篇,并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取得国防专利、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出版物联网专著 1 部;参与制定我国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行业标准1项。
与工业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紧密跟踪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新技术和热点,个人参加著名IT公司举办的新技术培训和专业考试,已取得Baidu、IBM、Intel、BEA、SUN、亚马逊AWS等全球知名IT公司颁发授予的“专业技术认证证书”10余项。研制的大型企业应用系统在我国银行/电力/互联网/交通等行业和单位全国部署投产运行至今。本人具有丰富的自主可控关键系统软件及算法、应用软件研发经验,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注重解决实际场景的难点问题。
团队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和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毕业学生去向见“团队介绍”专栏。
从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工作,为空天地一体化系统、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
1. 云计算、大数据系统、企业应用系统关键技术
2. 物联网系统
3. 研究如何在计算存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上实现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的快速部署、轻量化、以及AI推理加速技术
4. 人工智能算法:强化学习、联邦学习、时序预测与异常检测、大模型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特等奖多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优质教学奖多项;
教育部-IBM“高校合作项目优秀教师奖(全国当年共14名老师获奖) ;
中电集团-西电协同创新奖教金;
先后主讲了《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技术》《面向对象技术》《UML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等编程类、应用开发类、算法类课程,以及《云计算》《并行算法与程序设计》关键系统软件类课程。2025年起参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与华为公司共同发起的“国产软件进课堂”项目《仓颉编程课程实践》等校企联合实践课程。教学中注重实战能力,实用型人才培养,已培养毕业研究生80余名。
1. 欢迎有责任心、有好奇心、学习探索能力强、喜欢编程的学生加入。
2. 提供充裕的科研项目平台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系统和工程能力。在当下就业面试环节,大厂面试重点问题云计算、大数据、多线程、高并发、微服务、AI工程优化等方面得到项目实战锻炼,就业竞争力强。
3. 硕士招生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部)、电子信息(本部)、软件工程(本部), 电子信息(广研院)。
4. 博士招生方向:软件工程。
5. 毕业学生去向见“团队介绍”专栏。
1. 博士生/硕士生发表CCF A类/TOP B类顶会论文,实验室将出资支持学生海外参会全部费用。
2. 实验室每年派出学生参加图灵大会学术活动,听取全球计算机领域的大牛做学术报告,并现场交流。
3. 近年来,实验室学生海内外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2024年10月,澳大利亚,博士生魏昱恒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ACM普适与泛在计算国际联合会议UbiComp2024。UbiComp(The ACM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是普适计算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也是CCF A类推荐会议。魏昱恒在参会期间就被录用论文《AdaStreamLite:Environment-adaptive Streaming Speech Recognition on Mobile Devices》进行口头报告,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4年9月,太原,研一硕士研究生生相辉参加第十八届中国物联网学术会议(CWSN 2024)并做论文报告《Dynamic task scheduling strategy for cloud-edge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论文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物联网学术会议(CWSN 2024)优秀论文奖(大会共评选出6篇论文)。
2024年8月,天津,硕士研究生董锡耀参加第二十届智能计算国际会议ICIC 202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2024),宣讲在线时间序列异常检测论文《Online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Contrastive Learning》,ICIC 2024是CCF推荐C类会议。
2024年8月,日本,博士生刘巧巧赴日本岐阜参加第29届数据库系统高级应用国际会议(The 2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base Systems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简称DASFAA)。DASFAA是数据库领域的国际权威会议和CCF推荐B类会议。刘巧巧在参会期间就被录用的论文《TDMixer: Lightweight Long-Term Series Forecasting using Time-Continuous Embedding》进行了大会报告,并与参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2024年8月,瑞典,博士生李华东在瑞典参加ICPP 2024学术会议并做论文宣讲。ICPP(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cessing)国际并行处理会议是计算机学科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今年是该会议的第53届,在8月12日 – 8月15日于瑞典哥特兰岛举办。ACM ICPP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与分布计算、存储系统领域的顶级会议之一。ACM ICPP收录论文均经过严格的同行双盲评审,近五年平均接收率为27.9%。李博士大会宣讲了两篇论文《RIA: Return on Investment Auto-scaler for Serverless Edge Functions》,《Thawbringer: An Orchestrator to Mitigate Cascading Cold Starts of Serverless Function Chains》进行了大会报告,反响热烈。
2018年6月,德国,博士生刘思聪赴德国慕尼黑参加第16届移动系统、应用和服务国际会议(The 1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简称Mobisys),MobiSys偏系统和应用(特别是手机等移动计算系统),也是CCF B类推荐会议。刘思聪在参会期间就被录用的论文《On-Demand Deep Model Compression for Mobile Devices: A Usage-Driven Model Selection Framework》进行了大会报告,并与参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2017年9月,美国,博士生刘思聪赴美国夏威夷参加ACM普适与泛在计算国际联合会议UbiComp2017。UbiComp(The ACM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是普适计算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也是CCF A类推荐会议。刘思聪在参会期间就被录用的论文《UbiEar: Bringing Location-independent Sound Awareness to the Hard-of-hearing People with Smartphones》进行了大会报告,并与参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成果获得ACM UbiComp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
2016年6月,新加坡,博士生刘思聪赴新加坡参加第14届移动系统、应用和服务国际会议(The 1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简称Mobisys),MobiSys偏系统和应用(特别是手机等移动计算系统),也是CCF B类推荐会议。刘思聪在参会期间就被录用的论文《Mobiear: Building an Environment-independent Acoustic Sensing Platform for the Deaf using Deep Learning》进行了大会报告,并与参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博士生刘思聪在老师推荐下,2017年09月-2018年09月,赴美国 Ric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联合培养一年,联合培养导师为 Lin Zhong 教授。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