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在岗
所在单位: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G442
研究领域
基于图谱纤维束分析的多模态磁共振数据分析平台研发:探索神经结构与功能在疾病诊断中的新应用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能够多维度地揭示人体的病理与生理信息,为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本实验室依托磁共振成像技术,全面采集并分析患者的结构与功能影像,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深入挖掘影像学特征,从而精准提取疾病相关知识。同时,我们不断优化团队基于图谱的纤维束分析方法,深化多模态影像融合,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全面的多模态磁共振分析平台,旨在追踪重大疾病的症状演变,预测个体化疗效,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强大支持,为临床诊疗提供精准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
生科院刘继欣团队在国际医学类顶刊《Neurology》发表针刺影像学研究成果
高精度多通道经颅交流电刺激(HD-tACS)镇痛新策略研发: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个体化镇痛方案探索
HD-tACS作为一种前沿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高精度地向中枢及外周神经部位传递特定模式的电信号,已展现出对人体认知、记忆等多种功能状态的显著调控潜力。本实验室结合脑电技术(EEG),对镇痛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进行精细采集与分析,旨在挖掘与镇痛效果密切相关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基于这些信号处理结果,我们探索个体化的镇痛频率、镇痛靶点等关键参数,以期最终制定出能够显著提高个体镇痛疗效的新策略。本研究方向不仅拓展了HD-tACS的应用领域,也为个体化镇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研究成果:
【创新西电】生科院刘继欣教授团队在《Brain Stimulatio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虚拟现实(VR)技术与多模态神经调控相结合的新型镇痛技术研发
针对传统单模态神经调控技术在镇痛领域面临的‘天花板’效应,本实验室致力于突破局限,专注于多模态神经调控技术的融合研究。我们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有效融合不同模态的调控技术(声、光、电),旨在打破单模态调控的疗效限制,探索镇痛治疗新路径,实现临床镇痛效果的显著提升。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临床机构的深度合作,我们正逐步构建一个集产业化、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于一体的先进镇痛治疗平台,推动镇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Whole brain structural MRI based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pain-free phase: a machine learning study:Pain,2019,160(3):734-741
-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menstrual pain on pain empathy in women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Pain,2021,162(7):2051-2059
-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ain empathy and task- and restingstate EEG:NeuroImage,2023
-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A pilot study:Brain Stimulation,2023,16(3):695-697
- Evaluation of a Clustering Approach to Define Distinct Sub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igraine to Select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s.[J]:Neurology,2023,15(101):e669-e709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white matter characteristic along the anterior insula-based fiber tract circuit for pain empathy in healthy women and women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J]:NeuroImage,2024
- 暂无内容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不同状态的针刺效应与安慰剂效应网络研究(81101108),23万,2012/1-2014/12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少年偏头痛早期诊断与针刺疗效影像学研究(81471737),73万,2015/1-2018/12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针刺安慰剂疗效影像学预测研究(81871330),57万,2019/1-2022/12
-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横向分部/纵向分经的腧穴效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项目“肢体部腧穴全身调控效应的脑脊同步成像机制研究”课题(2022YFC3500603),230万,2022/12-2025/12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