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5VQFsX1STdyq0TXkuvZI9e0LGwzPguR8QOcBNE1RCDEB4y0fuCUn21V7Jw
  • 其他栏目

    王卫东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任职: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
    • 其他任职:西安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性别:男
    •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
    • 在职信息:在岗
    • 所在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 招生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 入职时间: 2003-03-01
    • 学科:智能机电系统及测控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
    • 办公地点:北校区主楼III-221
    • 联系方式: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个人简介

      王卫东,河北保定人,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未来科学家”国际合作项目(2015)。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微纳传感与测试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第七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智能微系统团队)负责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智能机电系统及测控技术”学科方向负责人。现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微纳机电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智能仪器与封装测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电-必创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主任港城大-西电微纳制造联合实验室副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米制造与装备分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青年科学家俱乐部成员),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陕西省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任无锡市锡山区科技局副局长(挂职)。
       分别于2000年、2003年和2007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
    贾建援 教授)。2012年5月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导师:郝跃 院士)。香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23.3, 合作教授:Yang Lu教授),美国莱斯大学访问学者(2009.8- 2010.8,合作教授:J. Lou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4.12-2015.1, 2016.1, 2016.4-5, 合作教授:Yang Lu教授),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2016.5-2017.6,合作教授:H.D. Espinosa教授 美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主要从事微机电系统(MEMS)、柔性传感、智能微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专项”、国家重点仪器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科研项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Micro Letters、Microsystems and Nanoengineering、Small、Nano Energy、ACS AMI、APL、IEEE TED、IEEE EDL、IEEE IOT、IEEE JMEMS、Science China-Materials、Science China-Tech Sci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120余篇学术论文,引用2500余次(Google学术H指数27),获得4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
       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2019-2020)、Micromachines(2021-2023)客座编辑,担任Micromachines(2024-至今)、Journal of Nanofluids(2017-2020)、中国测试 (2020-2021, 2022-2023, 2024-至今)等期刊编委,国内外50多个SCI学术期刊(link)同行评议专家、多个国内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级青年人才通讯评审专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通讯评议专家、国家创新基金项目验收专家、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奖通讯评审专家、江苏省双创计划评审专家、深圳市科创委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山东/广西/江西/河南/重庆市/天津市/厦门市/西安市自然基金/科技奖评审专家等。
      2007年9月获校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年获评学院优秀教师青年教师拔尖人才资助计划;2013-2014年度获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称号;2015年10月,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未来科学家”国际合作项目;2015年10月,获聘“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导师;2015年10月,加入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2016年获校优质教学质量奖二等奖;2016年3月,受聘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微纳米制造技术分会理事;2016年7月,获得CSMNT优秀论文奖;2017年7月,获得IEEE NANO会议优秀论文奖;2018年11月,受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2019年12月,受聘陕西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2019年获院师资队伍建设先进个人奖;2021年5月获陕西省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21年7月获评校“优秀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2021年9月,受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米制造与装备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2022年9月,“微纳传感与测试技术创新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023年4月,“智能微系统团队”入选校第七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2023年6月获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23年8月被江苏省组织部授予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优秀团员”荣誉称号;2023年9月获评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链接);2024年1月获评校“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2024年2月受聘陕西省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2024年5月获陕西省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24年6月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24年6月获评校“优秀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80%以上在华为、中兴、京东、小米、中航/中电集团科研院所及互联网企业等工作。

    其他联系方式

    邮箱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编 :

    教育经历

    [1] 2001.9 -- 2007.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博士学位

    [2] 2000.8 -- 200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硕士学位

    [3] 1996.8 -- 200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工业自动化     大学本科毕业     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15.7 -- 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教授

    [2] 2016.5 -- 2017.6
    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3] 2014.12 -- 2015.1
    香港城市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4] 2009.8 -- 2010.8
    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5] 2008.7 -- 2015.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

    [6] 2008.6 -- 201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院     博士后研究

    [7] 2005.7 -- 2008.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讲师

    [8] 2003.3 -- 2005.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助教

    社会兼职

    [1] 2021.1 -- 至今
    《中国测试》期刊编委

    [2] 2021.1 -- 至今
    Micromachines期刊客座编辑

    [3] 2019.1 -- 2020.12
    IEEE T NANO客座编辑

    [4] 2016.6 -- 2020.5
    Journal of Nanofluids期刊编委

    [5] 2013.5 -- 至今
    IEEE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米制造与装备分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青年科学家俱乐部成员),陕西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

    [6] 2012.7 -- 至今
    国内外SCI检索期刊审稿人:Int. J. Therm. Sci., Langmuir,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Journal of Cluster Science,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Nano Research, Nanotechnology, J Phy D, 2D Materials,  RSC Advances,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Nanomaterials, Molecular Simulation, J. Biomater. Tiss. Eng., Nanoscale Res. Lett., P. I. Mech. Eng. C-J Mec., J. Nanosci Nanotechno, Nano-Micro Lett, AIP Adv., Philos. Mag., Chinese Sci. Bull., Acta Mechanica Sinica, Pattern. Rec. Lett., Sci. China Technol.

    [7] 2014.4 -- 至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人、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通讯评议专家、国家创新基金项目验收专家、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咨询专家库成员

    [8] 2011.5 -- 至今
    国际会议审稿人:NMCI-2017-2018, IEEE NANO2014-2016, CMSE2015-2016, ADME 2011, ICMSE 2011, ICMTMA 2012, OEMR 2012, ICAEES 2013, EESD 2013

    [9] 2013.5 -- 至今
    国内会议审稿人:CSMNT 2013-2020, 工程热物理年会2013-2020

    [10] 2013.1 -- 至今
    国内重要期刊审稿人: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等期刊,中国测试

    [11] 2016.5 -- 至今
    组织委员会成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年会CSMNT 2016-2018,NMCI 2018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微纳机电系统研究中心

    团队介绍:智能微系统团队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2018年至今,团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人次,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青年教师3人,其中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4人次。团队已培养研究生100余名,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2022年团队入选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023年入选校第七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 智能微系统团队建有微纳传感与测试实验室,西电-港城大微纳制造联合实验室,西电-必创科技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团队面向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重大需求,结合先进材料与微纳结构的优异特性,长期从事微纳传感与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团队注重产学研用并重发展,近年来累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NML、Nano Energy、ACS AMI、APL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累计获批专利授权50余项,4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院所合作科研项目以及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和学会等奖励。团队学生在各类竞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多次获奖。 智能微系统团队始终牢记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教师牢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团队带头人王卫东作为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与研究生支部共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思想上与学生形成良性反馈和同频共振。团队秉承“创新先导、学研一体”的理念进行团队建设,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多样化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在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