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彪
最后更新时间:..
韩彪,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下无线光通信及光电测量技术研究,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攻关、工程设备研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在《Optics Express》、《Applied Optics》、《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1篇,第一作者14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第一发明人申请6项,第一发明人授权6项,第一发明人技术转让1项),受邀在国内海洋光学类会议做学术报告5次。曾经作为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负责人在中科院西光所工作多年,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工程研制类横向课题等水下光电技术研究项目十余项;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亲自下潜2次海底,完成了我国首次深海无线光通信实验,海下累积工作时间16小时,最大下潜深度3509米。
自2019年9月来西电工作以来,主持科研项目7项,主要成果如下:
(1)参与设计了2020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万米海试直播方案的设计工作,协助项目总体单位完成了部分核心通信模块的跟产和联测。
(2)针对深海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需求,基于TCP/IP协议开发研制了深海双向无线光通信工程样机,耐压深度2000m(安全系数1.25),最大传输速率30Mbps、清洁水质下可支持60m传输距离。使用过程中,收发终端无需精准跟瞄,并且具备抵抗水下背景照明灯光干扰的能力。样机密封壳体的耐压能力通过了压力模拟实验测试;样机通信性能指标在大型水池中完成了测试和验证。与此同时,将通信样机与水下移动平台协同工作,完成了高速数据双向传输演示验证。
(3)针对海洋工程不同数据传输应用,设计并验证完成了1Mbps~100Mbps水下无线光通信样机研制及海试方案;
(4)针对水下测距,设计并研制了水下激光视觉测距样机,清洁水体下最大工作长度20m,测量误差小于5cm。在此基础上开展万米工作深度工程设备研究,核心部件的壳体耐压性已经完成了127Mpa压力模拟测试,具备全海深抗压工作能力。
(5)构建仿真模型,分析研究跨海面激光通信及激光探测传输信道特征,系统性研究传输信道对激光时间特性、空间分布、偏振特性及相干性的影响。
(6)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第一申请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作为参与者申请发明专利5项;作为通信作者发表会议论文2篇;受邀报告1次。
通讯/办公地址 :
办公室电话 :
邮箱 :
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研究:围绕水下双向无线光通信面临的高速蓝绿信号大功率调制、高灵敏度蓝绿信号探测、蓝绿信号大动态接收、海水后向散射对双向传输的干扰等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针对不同海下应用,开展深海及浅海无线光通信设备研制,以及海试方案设计。
水下三维视觉测量及识别技术研究:针对海下目标测距、目标识别、三维测量等技术研究,开展光学图像去噪、目标识别算法研究。针对海洋工程不同应用场景,开展工程设备研制,并设计海试方案。
海水光学性质研究:针对跨海面蓝绿激光通信、激光探测等应用开展“大气-海面-海水”多域跨介质信道研究,分析海水散射、吸收、湍流等对激光信号时域特性、空间分布、偏振特性、相干性等特性的研究
蓝绿波段信号探测技术研究:瞄准海洋光学应用,开展蓝绿波段的光电探测理论、算法处理以及探测模块研究,重点开展大动态蓝绿信号检测、微弱光电信号探测及识别技术研究。